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头市科学技术局 > 政务公开 > 政策
分享到:
关于对汕头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0135号提案的答复
  • 2025-10-28 09:25
  • 来源:本网
  • 发布机构:
  • 【字体:
  • 农工党汕头市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提案》收悉,感谢你们及时、重要的建议。收到提案办理任务后,我局高度重视,专门致函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等单位协助办理本提案。现综合有关单位意见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一)政策驱动,激发企业创新动力。一是强化政策引领,激发研发活力。出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行动方案》,全面落实研发费用100%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优惠税费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政策,覆盖玩具创意等领域,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同时,聚焦“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加快建设纺织服装产业“四大工程”,推动“玩具+IP及衍生品”“玩具+智能制造”等产业集聚发展,支持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及应用,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常态化开展产学研“面对面”对接交流活动,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研发需求精准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夯实创新根基。在出台的《汕头市2025年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出加大对企业研发机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对在2025年首次认定的市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给予2万元、10万元一次性建设经费补助;首次认定的市级、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给予初创期一次性30万元、100万元的经费补助;新建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给予每个一次性建设补助经费100万元。对孵化成效突出的科技企业孵化载体给予最高15万元支持,以“真金白银”助力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二)平台赋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一是推进中试平台建设。围绕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加快推进生物大分子中试基地建设,解决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从“产品”到“量产”的产业化难题,促进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提升我市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完善科技孵化育成体系全市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12家(其中国家级2家),众创空间16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3家),为创新主体提供全链条孵化服务。三是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举办产学研“面对面”纺织服装产业专场对接会,积极推动我市纺织服装企业与本地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促进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与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协会合作共建“汕头市纺织材料创新中心”。举办产学研“面对面”玩具创意产业专场对接会,组织企业代表与高校院所科研团队展开面对面的深入交流与沟通,促进创意与技术的融合,推动玩具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四是赋能新兴产业升级。新能源产业方面,总投资49亿元的勒门I扩建项目开工建设,全球首台18-20兆瓦级风储荷网机组下线,40兆瓦级风电机组电气及动力学六自由度实验平台加快建设,轴承、齿轮箱生产线项目填补广东风电产业空白,“四个一体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基本建成。新材料方面,SK聚酯、薄膜高分子母料等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18亿元的绿色新材料产业园基础配套设施开工建设,TCL循环经济产业创新基地投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汕头数字一号”卫星成功发射,立汕智造等项目建成投产,移动AI中心、联通5G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

      (三)人才领航,筑牢创新人才支撑。一是深化院校改革。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其中电子商务、汽车维修、室内设计等专业入选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第二阶段建设专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思想政治素养提升,选派63位专业教师赴广州参加三级工学一体化教师培训并全部考核合格。指导汕头技师学院航空系23名学生赴港实习,开创全省技工院校先河。二是创新产教融合机制。紧扣产业群优化专业群,探索建立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机制。围绕汕头主导产业,打造智能制造、中医药康养、智能网络技术等优势特色专业群,全市技工院校近50个专业与“三新两特一大”产业紧密对接。指导汕头技师学院新增风电设备运行与维护、医疗器械制造与维修等专业,填补海上风电等人才培养空白,提升专业与地方产业匹配度。积极构建产教联盟,汕头技师学院联盟成员汕头技师学院联盟成员达132家,涵盖世界500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行业协会等。

      (四)生态赋能,厚植科技创新沃土。一是深化政策宣贯。常态化开展科技企业服务,深入企业开展政策宣传,指导做好科技型企业培育工作,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组织科技工作者参加省科技政策宣贯直通车大赛,科技政策宣贯组织工作获省科技厅通报表扬,推荐作品荣获大赛二等奖。二是强化活动引领。举办2025年汕头市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吸引众多专职科技工作者、科技志愿者踊跃参加,线上线下群众参与超12万人次,开放多个科普场馆与高校资源,获得媒体广泛关注报道。启动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汕头赛区)暨2025年汕头市火炬新赛道创新创业大赛,目前正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型储能电子材料等新赛道征集项目参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营造浓厚科技创新氛围。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来,我们将继续按照委员们的意见建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研发投入、平台建设、人才引育、生态优化等任务精准施策,提升区域创新发展能级和自主创新水平,助力我市在创新驱动道路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持续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常态化走进企业开展科技服务,提升科技惠企政策知晓度,激活企业研发投入内生动力。支持企业牵头承担技术攻关任务,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核心竞争力。

      (二)强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助推汕头科学城规划建设,统筹推进以在汕高校、科研院所为重点的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挥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等赋能作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加快建设生物大分中试基地,提升我市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三)深化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加大“靶向引才”“柔性引才”力度,定向精准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大青年科技人才激励培养力度。鼓励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高校进一步加强新兴领域等专业学科建设,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四)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持续开展创新宣传活动,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办好科普讲解大赛,挖掘培育优秀科普人才,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厚植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社会土壤。

      再次感谢委员们对汕头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继续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汕头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6月2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科学技术局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