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九三学社汕头市委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汕头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及时、重要的建议。收到提案办理任务后,我局高度重视,专门发函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税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协助办理本提案。现综合有关单位意见答复如下:
一、阶段来工作进展
阶段来,我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科技部关于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要求,以全面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抓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为我市全面实施“百千万工程”、坚定不移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提供澎湃创新动力,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加强产学研政策支持
税费政策方面:依据《财政部关于调整部分政府性基金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46号),“自2019年1月1日起,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范围的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本通知规定的,可按投资额的30%比例,抵免该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科技政策方面:依据《汕头市关于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汕府〔2022〕105号),“设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项,围绕制约我市‘三新两特一大’等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在科技计划项目中设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项,支持企业联合境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对参加产学研对接活动并成功签约的项目,优先给予立项支持”“支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首次认定的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给予初创期一次性经费补助,经市级认定的补助30万元,经省级认定的补助100万元;对首次认定的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给予一次性建设经费补助,经省级认定的补助30万元,经国家级认定的补助100万元”“实施研发机构提升行动,对首次认定的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给予一次性建设经费补助,经市级认定的补助2万元,经省级认定的补助10万元,经国家级认定的补助100万元”。
人才政策方面:依据《汕头市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项目实施细则》(汕府科〔2023〕152号),“支持我市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产学研合作,聚焦重点产业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立项项目财政资金支持额度最高60万元/项”。
(二)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发展
近年来,市科技局制定出台《汕头市科学技术局关于新型研发机构认定的管理办法》(汕府科〔2022〕108号)、《汕头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管理办法》(汕府科〔2024〕20号)和《汕头市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汕府科〔2024〕21号)。常态化开展创新平台认定申报工作,通过走访动员,组织符合条件的单位申报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对有意向申报企业进行政策宣讲及辅导,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024年,我市新增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市级重点实验室。截至目前,汕头市拥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8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2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4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28家,市重点实验室13家。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积极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2024年我市新增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目前我市共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9家,助力企业创新转型,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三)常态化开展产学研“面对面”对接活动
2025年,汕头市已开展汕头市产学研“面对面”纺织服装产业专场对接会、汕头市濠江区产学研“面对面”南方科技大学专场对接活动、2025汕头市产学研“面对面”玩具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专场对接会、产学研“面对面”——走进新一代电子信息企业活动等4次活动,共邀请7家次高校院所,20个科研团队的20位专家教授,与73家次企业进行对接。通过持续加大产学研合作支持力度,推动更多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深度合作,提升汕头市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产教融合引育创新人才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在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方面推动标准化人社服务,创新产教融合机制。紧扣产业群优化专业群,探索建立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机制。围绕汕头主导产业,打造智能制造、中医药康养、智能网络技术等优势特色专业群,全市技工院校近50个专业与“三新两特一大”产业紧密对接。指导汕头技师学院新增风电设备运行与维护、医疗器械制造与维修等专业,填补海上风电等人才培养空白,提升专业与地方产业匹配度。积极构建产教联盟,汕头技师学院联盟成员达132家,涵盖世界500强7家、专精特新企业28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上市企业21家、高新技术企业48家、行业协会9家。支持汕头技师学院结合贵屿镇主要产业或企业需求开设“服装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贵屿定制班),完成招生102人。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认定了我市重点产业在职卓越工程师(第一批)名单,目前正组织第二批申报相关工作。同时,支持我市高校、科研院所引进培养的掌握核心技术且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带头人进行科研成果转化,促进我市精细化工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五)落实创新优惠,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市税务局作为实施宏观经济政策和服务微观经济运行的重要经济部门,切实扛牢主责主业,通过加大宣传辅导培训、精简享受优惠政策办理流程和手续等多措并举,不折不扣落实各项税费政策,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以税惠赋能助力企业向“新”而行,向“质”优化。一是持续健全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工作机制,高效实施“快退税款、狠打骗退、严查内错、欢迎外督、持续宣传”五措并举策略。二是利用税收大数据精准推送政策,线上线下全方位开展宣传辅导,增强企业对政策理解和运用,实现“政策找人”“送政策上门”。三是加强税费政策确定性和执行一致性服务,充分发挥政策建议收集机制作用,快速反应和解决税费政策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四是持续简化办税缴费流程方式,加大自主申报、自行享受的落实力度,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营造优良营商环境。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接下来,我市将继续聚焦优势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鼓励引导企业、科研院所加大共性、关键性研究投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一是坚持常态化开展产学研“面对面”对接活动,促进项目合作、平台共建、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针对“三新两特一大”产业,精准组织相关领域高校科研院所与我市企业开展产学研“面对面”对接活动,搭建校企联合共建创新平台新路径。
二是开展科技创新平台认定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主体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吸引更多科技成果在汕头落地转化。主动宣传产业政策,努力探索企业发展、产业聚集、协同创新、质量管理等工作新举措,持续发挥财政资金对企业技术中心发展的作用,大力推进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
三是加快提升关键技术供给,支持引导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激发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动力,开展的具有重大创新性和突破性的技术研发、应用示范,形成一批产业带动性强、技术自主可控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对产业发展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技术攻关项目
四是持续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落细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依托税费政策落实意见建议收集机制,深入开展调研,收集相关行业纳税人涉税涉费需求,及时解决政策享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助力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税动能”。
再次感谢各位委员对汕头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关注和支持。
汕头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6月24日

中国政府网
无障碍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2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