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头市科学技术局 > 政务公开 > 政策
分享到:
关于对汕头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0295号提案的答复
  • 2025-10-27 17:12
  • 来源:本网
  • 发布机构:
  • 【字体:
  • 韩荣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培育和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在汕头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经综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政务和数据局、市投资促进局等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AI产业政策支持体系。市科技局组织实施2024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设立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汕科技合作、医学科技人才培育及临床技术提升等专题,支持“三新两特一大”重点发展产业和软件与信息服务等“双十”战略性产业,人工智能领域的“卡脖子”技术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的“基于机器学习构建多细胞因子模型在食管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的“基于人工智能蛋白结构预测平台的先天性白内障创新诊疗技术研究与应用”等人工智能相关项目获得立项支持。市工信局按照省厅关于省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有关规定和要求,开展相关产业政策调研、政策宣传推广等工作。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和重大技术装备的广泛应用,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专题调研,支持企业加快研制符合省级以上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要求的装备产品,并实现推广应用。为进一步集聚人工智能产业,高新区打造粤东地区首个人工智能专业孵化器—智造云谷。智造云谷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软性”支撑,发挥潮汕地区的“硅谷”创新力量,专注于人才培养、前沿技术研究和联络合作,驱动人工智能的商用化发展。该孵化器共入驻企业(团队、个体、社团)113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家,3家为专精特新企业),实际使用场地企业(团队、个体)99家,聘用创业导师7名,并设立有内部的投资基金。运营以来,聚焦AI数字人应用、数字化转型、数据资产化、低空经济等先进领域累计开展各类线下服务活动103场(次),参加人数超过1500人次,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二)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汕头科学城启动规划建设,汕头大学、香港大学与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三方共建“粤港有序结构材料的制备与应用联合实验室”获批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汕头市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服务平台正式启用,在汕高校、科研院所503台(套)、价值约3亿元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实现开放共享,为我市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创新条件。市科技局为促进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2025年已连续举办汕头市产学研“面对面”纺织服装产业专场对接会、南方科技大学专场对接活动、玩具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专场对接会等3次活动,共邀请5家次高校院所,17个科研团队的17位专家教授,与61家次企业开展对接。产学研“面对面”对接活动高效推动特色产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交流合作,探索AI智能设计应用场景,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加快构建以新质生产力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实施“引育并举”人才战略。市人社局全力推进人才强市配套政策落实落地,加大对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等群体的资助力度,发放新引进人才生活和住房补助、在站博士后生活补贴等,切实为各类人才在汕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深化校企合作,紧扣产业群优化专业群,围绕汕头主导产业,开设智能制造专业群、智能网络技术专业群等优势特色专业群,全市技工院校共有近50个专业与“三新两特一大”产业紧密结合。市科技局聚焦我市重点产业需求“精准引才”,深入实施精细化工产业人才振兴计划,柔性引进29个科技领军人才团队助力我市精细化工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吸聚一批国家、省高层次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来汕创新创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我市精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积极组织我市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申报国家、省级重点人才项目,支持各单位依托项目引才育才,带动人才培养,促进科技人才成长成才,进一步服务我市产业升级。

      (四)促进AI产与汕头支柱产业融合。汕头高新区以新一代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之一,在东片区着力打造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创新型产业集群,成功培育出国内光缆行业的龙头企业奥星光通信,集群内已集聚航宇卫星、同行科技、云扬科技等知名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高新区以深汕协作为依托,重点打造“深汕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从深圳引进落地半导体行业的永裕光电已建成投产,投产第一年产值超亿元。为帮助区内科技型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AI技术,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于3月组织AI技术产业赋能主题分享会,并计划于近期举办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发展专题研讨会,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市科技局积极围绕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目标,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建数字化、智能化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修订《汕头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全市拥有粤港澳联合实验室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8家、市级1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3家、市级428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7家、市级14家。其中,汕头大学的广东省普通高校前沿数学与大模型计算重点实验室立项并启动建设;依托汕头大学建设的广东省人工智能与现代超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注于医学影像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如深度学习算法,提升医学影像的诊断效率和准确性。市工信局推进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模式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助力企业创新转型,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2024年底省工信厅认定我市新增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目前我市共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9家。高新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搭建了汕头-华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和粤东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适配中心等一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以平台推动产业体系的优化升级,通过平台服务作用,引进了120多家行业生态伙伴入驻汕头,累计为50多家制造业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上云上平台超150家,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奠定了示范基础。通过搭建创新平台,加速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的转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五)优化营商环境。市政务服务中心已设立“绿色通道”,在综合类服务大厅设立“帮您办”专窗,与汕头市投资促进局联合印发《汕头市招商引资重点产业项目审批帮办代办服务工作方案》,为重大外资项目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实行“一个项目、一个挂钩领导、一支服务队伍、一个工作群”工作机制,代办团队主动靠前,为企业提供项目申报个性化辅导、前期预审、网上申报等全程帮办代办服务,做到靠前服务、自愿委托、无偿代办、全程跟进。在开办企业服务专厅设置“企业首贷服务中心”,为企业协调解决首贷、融资需求等金融问题,采用“小前窗,大后台”的模式,前窗负责对接企业需求和政策解读,后台链接银行金融服务,加速推进融资进程,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市投促局在精准挖掘产业项目方面,对照《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聚焦人工智能招引重点方向,深入挖掘我市资源禀赋,摸查我市在数字安全、工业软件、电子制造和玩具创意、纺织服装生产等领域产业基础,选准与汕头契合度较高的产业发展方向,筛选一批行业上中下游龙头企业,为精准招引目标企业提供招商方向。在探索社会资本招商方面,利用资本机构的专业背景和市场敏感度,探索基金招商新路径,对接红马集团、粤科金融、宏财公司等基金公司,就商汤科技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器、九识智能智能车制造等项目进行深入洽谈,推动金融力量助力我市产业发展。在积极开展产业对接方面,多次赴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实地考察京东集团、美团无人机、丰翼科技等龙头企业,深入了解人工智能领域应用场景及产业布局需求;主动与科大讯飞、盈合机器人、纵目科技、未来科技等企业深入对接,会同有关单位研判项目可行性,推动数字智算驱动发展平台、国际数据枢纽中心、阿里巴巴澄海玩具供应链选品中心、数字化纺织产业基地、高端多功能锦纶新材料生产线等一批项目签约,以及深圳一汕头数字创意产业基地、智能网联功能型无人车等一批项目落地。

      二、下一步计划

      一是支持相关企业深化技术创新,持续打造一批示范性强、带动性广、显示度高的典型应用场景,通过场景创新促进人工智能关键技术迭代升级,赋能我市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二是持续推进人工智能研发平台建设,如筹备广东省数学优化与智能芯片重点实验室。依托重点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攻关,助推新一代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

      三是聚焦我市传统支柱产业,充分依托现有的产业配套优势,瞄准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头部企业,千方百计拓宽招商资源渠道,积极建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发展动能持续向新向好。

      四是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更好地满足企业办事需求,助力我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出的宝贵意见,感谢对我局工作的支持!

    汕头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6月1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科学技术局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