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汕头市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抢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推动汕头科技创新和制造强市建设的提案》收悉。经综合市发展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汕头高新区管委会等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关于搭建对接空间、平台和载体方面
积极围绕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目标,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建数字化、智能化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修订《汕头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全市拥有粤港澳联合实验室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8家、市级1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3家、市级428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7家、市级14家。其中,汕头大学的广东省普通高校前沿数学与大模型计算重点实验室立项并启动建设;依托汕头大学建设的广东省人工智能与现代超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注于医学影像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如深度学习算法,提升医学影像的诊断效率和准确性;依托汕头大学工学院建设的广东省机器视觉智能检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致力于机器视觉技术在智能检测装备中的应用;依托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汕头市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核心,开展了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制造在内的多个研究项目,并通过智能公交站牌系统等项目,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潜力。市工信局推进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模式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助力企业创新转型,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2024年底省工信厅认定我市新增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目前我市共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9家。高新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搭建了汕头-华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和粤东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适配中心等一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以平台推动产业体系的优化升级,通过平台服务作用,引进了120多家行业生态伙伴入驻汕头,累计为50多家制造业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上云上平台超150家,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奠定了示范基础。通过搭建创新平台,加速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的转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二)关于借助“潮创会”大平台方面
汕头高新区现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为高新区相关产业集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进一步集聚人工智能产业,高新区打造粤东地区首个人工智能专业孵化器—智造云谷。智造云谷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软性”支撑,发挥潮汕地区的“硅谷”创新力量,专注于人才培养、前沿技术研究和联络合作,驱动人工智能的商用化发展。该孵化器共入驻企业(团队、个体、社团)113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家,3家为专精特新企业),实际使用场地企业(团队、个体)99家,聘用创业导师7名,并设立有内部的投资基金。运营以来,聚焦AI数字人应用、数字化转型、数据资产化、低空经济等先进领域累计开展各类线下服务活动103场(次),参加人数超过1500人次。为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三)开展“AI+制造”试点,建设典型应用示范场景方面
汕头高新区以新一代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之一,在东片区着力打造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创新型产业集群,成功培育出国内光缆行业的龙头企业奥星光通信,集群内已集聚航宇卫星、同行科技、云扬科技等知名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高新区以深汕协作为依托,重点打造“深汕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从深圳引进落地半导体行业的永裕光电已建成投产,投产第一年产值超亿元。经过多年的发展,集群上下游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完善,集群规模进一步扩大。近期通过对区内30家重点科技企业调查显示,超过27%的企业已开展人工智能相关的业务或研发活动,高新区已逐步形成包含人工智能产业在内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的产业布局。为帮助区内科技型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AI技术,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于3月组织AI技术产业赋能主题分享会,并计划于近期举办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发展专题研讨会,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市科技局为促进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2025年已连续举办汕头市产学研“面对面”纺织服装产业专场对接会、南方科技大学专场对接活动、玩具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专场对接会等3次活动,共邀请5家次高校院所,17个科研团队的17位专家教授,与61家次企业开展对接。产学研“面对面”对接活动高效推动特色产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交流合作,探索AI智能设计应用场景,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加快构建以新质生产力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另外,市工信局按照省厅关于省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有关规定和要求,开展相关产业政策调研、政策宣传推广等工作。为助力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和未来工厂,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和重大技术装备的广泛应用,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专题调研,支持企业加快研制符合省级以上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要求的装备产品,并实现推广应用。
(四)关于设立专项资金,完善AI落地应用法律法规方面
市发展和改革局将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纳入到《汕头市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22年本)》(以下简称《目录》)培育类,支持相关产业发展。同时,将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纳入鼓励类,支持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涉及财金职能方面,市财政局将结合我市财力情况,积极配合做好资金保障、金融服务等工作。
二、下一步计划
一是支持相关企业深化技术创新,持续打造一批示范性强、带动性广、显示度高的典型应用场景,通过场景创新促进人工智能关键技术迭代升级,赋能我市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二是持续推进人工智能研发平台建设,如筹备广东省数学优化与智能芯片重点实验室。依托重点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攻关,助推新一代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速推进重大平台建设。以建设汕头科学城为契机,积极争取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在科学城设立人工智能、数字化产业相关研发机构。支持在科学城布局区域算力中心,支持汕头科学城高校开设AI大模型应用相关课程,联合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定向培养算法工程师、数据标注师、数字经纪人等实用型人才。
四是充分发挥华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作用,聚焦“AI+工业”,推动AI大模型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支持龙头企业在智能质检、设备预测性维护、供应链优化等场景开展应用示范,通过AI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并通过“龙头示范+中小普惠”的模式,加速全域产业智能化转型。
再次感谢贵单位对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出的宝贵意见,感谢对我局工作的支持!
汕头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6月9日

中国政府网
无障碍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227号